笔墨绘皖韵,考察悟匠心——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艺术考察纪实
作者: 发布日期:2025年11月18日 13:55
为探寻皖地深厚文脉与鲜活设计灵感,21点规则 2024级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学子在洪涛和白磊两位老师的带领下,踏上了徽州古村与仙山名馆的寻美之路。一路上同学们流连于水墨意境般的古村落,驻足于雕梁画栋的徽派建筑之间,深刻体悟匠人巧思与营造智慧;在自然的肌理与人文的瑰宝中尽情汲取创意养分,使得这次考察之旅,真正成为了一场从源头活水中溯源设计本真的创意启蒙。
宏村:水墨丹青里的古村密码
黛瓦参差映碧波,南湖烟柳笼人家。宏村以“牛形”水系为脉络,青石板路串联起明清古宅,马头墙翘角凌云,月沼池面平如镜,将自然山水与人文建筑揉碎成水墨长卷。白墙黛瓦间的光影流转,窗棂门楣上的雕花暗纹,皆为视觉设计提供了最鲜活的东方美学范本。让同学们从切身体会了课本以外的自然之美。


西递:桃花源里的徽州风骨


青山环抱处,古韵满西递。作为“徽州古村落活化石”,这里的街巷依势而建,祠堂牌坊肃穆庄严,砖雕、石雕、木雕三色齐辉,将“忠孝节义”的文脉藏于梁柱之间。高墙深院藏秀色,青瓦飞檐载光阴,每一处细节都镌刻着徽州人的匠心,为设计创作注入质朴而厚重的文化底蕴。
卢村木雕楼:刀刻木魂的艺术绝唱

千年木作藏风雅,一雕一琢见匠心。卢村木雕楼以“精细”闻名,门窗扇格、梁柱雀替皆为木雕精品,人物花鸟栩栩如生,山水典故层次分明,刀工细腻如笔描墨画。木质纹理与雕刻艺术交融,明暗之间尽显东方审美意趣,为视觉设计带来传统工艺与现代美学的碰撞灵感。

齐云山:丹霞仙境的道韵诗情

丹霞赤壁插云天,道教仙山藏古意。齐云山以“一石插天,直入云端”的奇景著称,山径蜿蜒穿古观,碑刻摩崖留墨香。云海翻腾时,亭台楼阁若隐若现,丹霞地貌的朱红与草木的苍翠相映成趣,自然肌理与人文建筑的和谐共生,为色彩搭配与构图设计提供了天然灵感库。

安徽省博物院:馆藏千年的文明回响

琼楼藏珍馐,文脉贯古今。安徽省博物院的馆藏跨越千年,青铜器的斑驳锈迹、陶瓷器的釉色流光、书画作品的笔墨意境,皆为江淮文化的缩影。同学们跟随着两位老师更深入的了解到从徽州三雕到古徽州书画,从史前玉器到明清工艺,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着历史的温度,让设计学子在触摸文明中汲取创意养分。
亳州花戏楼:雕梁画栋的梨园春秋

戏楼飞檐载古韵,砖雕石刻记繁华。亳州花戏楼以“三绝”闻名,砖雕玲珑剔透,石雕古朴雄浑,木雕精巧绝伦,戏曲故事、神话传说跃然其上,色彩虽经岁月仍依稀可辨。戏台形制典雅,纹饰繁复精美,将民俗文化与建筑艺术完美融合,为视觉设计提供了传统装饰美学的鲜活样本。
秀里村:水墨田园的诗意栖居


清溪绕村流,古宅映疏林。秀里村宛如一幅立体的徽州水墨画,古桥横卧碧波,竹影婆娑映墙,明清民居错落有致,炊烟袅袅间尽显田园雅趣,在烟花的衬托下,非遗鱼灯更显魅力,这里没有喧嚣扰攘,只有白墙黛瓦与青山绿水的和谐共生,自然光影与古村肌理交织,为设计创作赋予清新淡雅的东方意境。
这远不止是一次简单的户外写生考察课程,更是一场深刻的心灵洗礼与美学教育。大家与山川草木静心对话,搭建如何在古老的智慧与现代的需求之间的桥梁,更在心中深深种下了对自然与文化的永恒敬畏。